Menu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患者版 > 医疗服务 > 医疗科普 > 医疗科普 > 正文

低血糖怎么办,3个“15”要牢记!

发布时间:2024-04-20    阅读量:       来源:内分泌科


 

心慌、手抖、腿发软

恶心、气短、浑身无力

多半是遇上“低血糖”了

“低血糖”很多人都听说过

但却并不真正了解

甚至还有网友分享自己尴尬瞬间

对低血糖的事也没特别在意

但其实,低血糖真的很危险!!!

什么是低血糖?

通常情况下,正常人的血糖水平降低至2.8mmol/L,就会出现相应的低血糖症状。对糖尿病人来说,当血糖低于3.9mmol/L时,就应引起重视。

低血糖的症状表现有哪些?

低血糖的典型症状表现为:心慌、乏力、手抖、出冷汗、出现饥饿感、视物不清等症状,严重时可能出现抽搐、嗜睡、意识丧失、昏迷,甚至威胁生命。

正常人会出现低血糖吗?

正常人也会出现低血糖的,最常见的原因,比如空腹饮酒,过量空腹运功,就会出现低血糖。

低血糖发作怎么自救

一旦发生低血糖,应立即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,大约为:4~6颗糖果(迅速嚼碎服下);1勺蜂蜜或白砂糖;2~4块饼;100~200毫升含糖饮料(配料表中需含白砂糖)。

普通人在补充碳水化合物后,血糖水平基本能回到正常状态。如果是糖尿病患者,一定要牢记三个“15”原则

第一个“15”:发生低血糖时立刻补充15克碳水化合物(15克糖、3~5块糖、3~4块饼干),15分钟后测血糖,若此时症状好转、血糖恢复正常,可以正常吃饭。

第二个“15”:若第一个“15”完成后情况没有好转,再进食15克碳水化合物,15分钟后再次测血糖。

第三个“15”:若血糖仍未恢复,再次补充15克碳水化合物,患者若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,一定要立刻送医。

那如何预防低血糖呢?

1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确保按时吃饭,并避免空腹饮酒;

2、早晨避免空腹进行剧烈运动,最好在餐后1小时开始运动,并注意保持适当的运动量;

3、糖尿病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建议,合理使用胰岛素和降血糖药物,并定期到医院复查。

低血糖患者出行必备法宝

低血糖患者外出时,建议携带以下两样物品:

1、适量的零食和糖果,以便低血糖发生时,能够及时补充糖分,避免低血糖带来的风险;

2、急救卡片,它注明了患者姓名、诊断、电话、用药等重要信息,可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得到诊断和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