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逢过年
不少小伙伴
“宅家吃喝一时爽”
导致脂肪肝的情况非常普遍
那么我们在欢度春节后
应该如何与“脂肪肝”说拜拜呢?
什么是脂肪肝?
脂肪肝:全称脂肪性肝病,是指肝细胞脂肪过多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疾病。
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3%-5%,若肝内脂肪含量超过5%即为轻度脂肪肝,超过10%为中度脂肪肝,超25%为重度脂肪肝。
哪些人容易得脂肪肝?
1、长期大量饮酒的人
酒精主要都是肝脏代谢,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一定的毒性,可造成肝脏脂肪代谢紊乱,形成脂肪肝。
2、不良饮食习惯的人
有些人喜欢吃大鱼大肉、油炸、油煎等食品,摄入过多高脂肪,长此以往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,引起脂肪肝。
3、营养不良的人
是的,没有看错,营养不良也会造成脂肪肝。常常见于过度减肥者,因为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,肝脏不能合成载脂蛋白,以至甘油三酯积存肝内,形成脂肪肝。
4、经常久坐的人
现在的上班族经常是在电脑桌前一坐一整天,那些没有被消耗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存在。当脂肪沉积于皮下时,表现为肥胖;沉积于肝脏时,形成脂肪肝。
5、长期服药的人
因为某些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诸如雌激素、强的松等激素类药物,对肝脏会造成一定损害,容易诱发脂肪肝症状发生。
6、老年人
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减退,体内新陈代谢功能逐渐衰退,若平时活动量少,体内脂肪转化为热量随之减少,过剩的脂肪易于堆积肝脏而形成脂肪肝。
7、其他
患有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怀孕、高尿酸血症或有脂肪肝家族史者,均可导致脂肪肝。
脂肪肝的危害有哪些?
1、可导致肝硬化、肝癌:长期的肝细胞变性会导致肝细胞的再生障碍和坏死,形成肝纤维化、肝硬化,进而容易导致继发性肝癌。
2、可诱发动脉硬化、高血压:脂肪肝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高,常伴有高血脂血症,血液粘稠度增加,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,进而易导致高血压、冠心病。
3、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:脂肪肝患者脂代谢失调,会引发和加重糖代谢失调。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脂肪肝的约占50%,可见脂肪肝与糖尿病是一对难兄难弟。
那如何与“脂肪肝”说拜拜呢?
1、调整饮食习惯
(1)碳水“121”:早餐吃相当于1两米饭的碳水;午餐吃相当于2两米饭的碳水;晚餐吃相当于1两米饭的碳水。
1两米饭大约能提供13克的碳水化合物,不过50克的米饭很难填饱肚子,因此可以选择用蔬菜、谷物来代替。
(2)低脂“1+1”:脂肪肝患者也可以吃肉,纯素食不但不利于病情的控制,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。
但吃肉需记住两个标准:
● 选择低脂肉,如鱼、虾、鸡肉、猪里脊等;
● 摄入的蔬果比例大于肉类(肉类每天进食不超过150g)。
此外,脂肪肝患者日常最好选择橄榄油、玉米油、亚麻籽油等植物油;而猪油、牛油、黄油、植物奶油等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则要少吃(每日用油不超过25~30克)。
2、合理安排运动
运动有利于逆转脂肪肝,但是运动强度和时间都有讲究,不然达不到效果。
(1)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,如羽毛球、乒乓球、游泳、跳舞等。锻炼时心率至少要维持在每分钟100次以上,但是最高不能超过(170-年龄)次/分。
(2)考虑呼吸、循环器官的适应性和对糖、脂质代谢的影响,运动的时间最低应持续15~20分钟以上;为了预防肌肉、关节的损伤,最长应限制在60分钟以内,且每周3-5次为宜。
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,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