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人与动脉同寿”
你听说过这句话吗?
早在19世纪,法国的名医卡萨尼斯就说过这样的话。意思就是:人的动脉在不断“老化”,最后当重要脏器(心、脑、肾)梗死之日,也就到了我们寿终正寝之时。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唠嗑一下“血管老化”的问题。

什么是血管老化?
血管和人体器官一样,也是会老化的。年轻的血管,内壁光滑干净、柔软、弹性好、富有活力,输送血液的能力强。当血管老化时,就好像自己家中的自来水管道用的时间长了一样,管道内壁逐渐结垢、生锈,导致管道受阻。血液中的“水垢”是指脂肪、胆固醇、脂质代谢物等,它们在血管壁上慢慢沉积,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一样的斑块,使血管变窄,弹性下降,血液粘稠,血流阻力增加,血压增高;严重时,因斑块破裂,继发形成血栓。

当血管堵塞在心脏,就会引起心肌供血不足、冠心病、心肌梗塞。血管堵塞发生在脑部,就会引起脑供血不足、脑血栓、脑栓塞、脑出血后遗症等。当血管完全阻塞,就会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。


是哪些行为给血管“减寿”呢?
1.大油大肉,血管容易堵
人摄入过多营养,多余的脂质和养分等难以排出体外,聚集在血管里。一方面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,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引发血栓。
2.吸烟伤血管,十年难修复
即使吸烟不多,10年后都会出现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。戒烟后,也要过10年才能完全修复血管内皮的损伤。
3.吃多盐和糖,血管壁变皱
正常的血管就像装了清水的玻璃杯,是很清亮的,但是如果我们在里面装满蜂蜜呢?再加点盐呢?这水是不是就又稠又黏了?当人吃了过甜过咸的食物后,血管壁细胞就会变得皱皱巴巴的。不光滑的血管壁更容易发展成高血压、心脑血管疾病。
4.熬夜族,激素伤血管
熬夜时,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,不断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,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,血液流速变慢,血管表示“压力”很大。
5.不运动,垃圾囤积在血管
如果缺乏运动,血液中的废物排不出去,多余的脂肪、胆固醇、糖分等就会囤积在血液里,使血液变得浓稠肮脏,在血管中形成粥样硬化斑块等“不定时炸弹”。
6.口腔细菌也伤血管
口腔细菌产生的毒素可进入全身血液循环,损伤血管内皮。因此,大家千万别以为刷牙事小,早晚刷牙,饭后漱口,每年洗牙,样样都不能少。
养护血管越早越好
20岁以后动脉血管平均每年以3%的比例堵塞,但血管堵塞70%以上才会有不适的感觉,所以,养护血管越早开始越好。
1.健血管:冷热水浴
冷热水交替沐浴就像给血管做锻炼,能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血管弹性。先用温热水洗,再用稍凉的水冲洗,特别是对着颈部两侧血管冲。注意冷水以人体感觉微凉为度,一般以25°C左右为宜。但水温不宜相差太大,而且要以温水结束淋浴。不能接受冷水的,也可以试着先用冷水擦身。
注意:这种方法对于体质较弱的人不适合。
2.通血管:喝好3杯水
保持血管畅通,是长期的事情,多饮水就是最好、最实用的通血管方法,记得喝好这三杯水!
睡前半小时:睡前半小时喝点温开水,对降低血液黏稠度,预防血栓很有帮助。大概350~500ml,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调整,以不影响睡眠为准。
清晨起床后:清晨起床后也要喝杯温开水,小口慢慢喝,可以稀释血液,减轻血管负担。
起夜:除了早晚喝水,很多人半夜起床比较多,要在床边放杯水,半夜起来就喝上一口。心肌梗死多发生于午夜两点左右,这个时间补水也很重要。最好别喝凉水,容易驱散睡意。
3.养血管:10种食物
绿色蔬菜、鱼、燕麦、黑木耳、大蒜、黑芝麻、海带、豆制品、茄子、坚果。大家不要指望这些食物能立马见效,但是坚持食用,的确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当然,在此基础上也必须把严嘴巴,少吃大鱼大肉,多吃蔬菜水果,还要多运动。
4.查血管:看血脂!
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,每年进行血脂检测。20岁以上成年人,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。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,应每6个月测量1次血脂。如果总胆固醇超过5.18毫摩尔/升,LDL-C(低密度脂胆固醇)又呈现“↑”,说明你的血管健康已亮起“红灯”,需防范“动粥”疾病了!
怎么进一步了解你的血管是否健康?
潜江市中心医院体检科推荐您做一次“全自动无创动脉硬化检测”。动脉硬化检测仪(系统):采用颈股(c-f)脉搏波传导速度(PWV)、踝臂血压指数(ABI)及颈动脉中心动脉压波形分析(PWA)的方法,为您提供了安全、准确、快速、舒适的无创伤检测,对动脉硬化的早期诊断,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意义重大。